开元344网站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名校长工作室 > 民族地区的教育脊梁

开元344网站:民族地区的教育脊梁

2016年04月26日 18:04:00 来源:开元344网站校办室 访问量:1512 作者:梁庆国

民族地区的教育脊梁

————记开元344网站李双老师

李双老师课后辅导学生


校长对李双老师说:“班级交给你,我就不用操心了。”

  家长对校长说:“孩子在李双老师班上,我们心里踏实。”

  学生在百度发贴:“李双老师是影响我们一生成长的老师。”

  青年教师说:“跟李双老师学,能力提升快,容易出成绩。”

  2006年,湘西州推荐教师参评湖南省首届“芙蓉王·园丁奖”,评委一致认为:李双老师能“以高尚品格引导学生,以人道关爱扶助学生,以突出能力培养青年教师,以辉煌业绩成就学生”,并送省参评(湘西州仅3人)。如果把“学生满意,家长满意,学校放心,同行佩服,社会认可”作为成功教师的一种标准,那么开元344网站的李双老师应是成功教师的典型,是民族地区的教育脊梁,是教育同行学习的榜样。

  李双老师,1994年7月毕业于吉首大学中文系,分配到开元344网站任教至今。从教21年,担任班主任21年。2006年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,2008年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。李双老师1995年7月被永顺县人民政府授予“支教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,从1996年至2014年共11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,1995年至2014年共7次获县人民政府“嘉奖”表彰,2005年9月被评为湘西自治州优秀班主任并记三等功。2006年12月荣获湖南省首届“芙蓉王?园丁奖”提名奖(全省仅5人),2009年荣获“湖南省优秀教师”光荣称号,并记二等功。2011年9月获永顺县“模范教师”光荣称号,2012年被评为湘西自治州优秀教师。2014年9月,被国家教育部、人社部授予“全国模范教师”称号。

  一、忠心——铆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

  李双老师在湘西大山脚下猛洞河畔的农村家庭长大,从小养成了憨厚朴质而又执着顽强的性格。读中学时,当看到缺少文化的亲戚在给庄稼喷洒农药时,由于不识字误兑药水而造成大片农作物死亡,他就下定决心要为农村传播文化知识做些事情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在高中时确立了长大后当老师的志向。

  从此,他便将忠心铆在了教育事业上,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。在开元344网站高中毕业时,毅然选择了读师范;大学时,他成绩优异,毕业时曾有去行政单位工作的机会,但他再一次背着亲戚到教育局报到,受到“关心”他的亲戚的批评。

  在开元344网站工作一段时间后,他很快成为学校高中语文教学骨干。能写一手好文章的他受到县委关注,岳父曾是优秀文职人员,也动员他去县委发展,但他一直以“我只喜欢教书”为由推脱,后来岳父只好依了他:“你自己选定的事业,自己做出成绩就行。”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痴情于教育,他这样说:“站在讲台上,看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,我感受到了教师的神圣,也爱上了这种神圣的感觉。”

  他写下了这样的座右铭:当一艘船吧,引渡孩子到知识的海洋里去;当一座桥吧,把文明与智慧输送到学生心里去。教育也许清贫,学生成长给了他快乐,精神由此丰富而升华。

  就这样,他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,也坚守了清贫与寂寞。一位要好同学曾几次劝他离开学校,聘请他去长沙工作,他拒绝了。2003年,在广东发展得很好的一个同学聘他去帮忙,年薪20万,他拒绝了。而他谢绝的理由只有一个:教育,是我的追求,就要用心去做好它;自己从开元344网站毕业,母校就是自己的家,能回到母校任教,也就是在创家业,母校需要我,我没有理由离开母校。如今的他依然甘做人梯,依然热情俭朴,在教育事业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而无怨无悔。

  选择了教书育人作为事业,给予家人的关怀很少也很宝贵了。父母住在乡下,2008年5月5日,68岁的老父亲头部严重摔伤进县城住院,整整缝了21针,他也只在忙完工作之余去看望老人。老人的病友有些不解:这样的儿子可以算得上不孝,老人受这么大的伤,也不请假照顾,这个工作不要也罢!而他母亲却很骄傲:“他在一中教书,很苦也很忙,还要为他爹跳进跳出,孝心就是好,因忙于工作照顾我们少点,我们很满足。”同时告诫他:“学校甩不开,这里有我就行,不要耽误了工作!”有父母家人的理解支持,工作21年来,他硬是没请一天假,没误一节课。

  他妻子是医务人员,平时工作也忙,但为了支持他的教学工作,照顾儿子的任务全都落在妻子和岳母身上。实在太累了,有一次妻子抱怨:“就你是老师,就你教高三,就你忙?家里什么都不管。你只要别人的孩子,不要自己的儿子。”他说:“你看,我不是在管事吗?班上那么多学生远离父母,我是班主任,我不多关心他们,就没人关心他们?高三忙过了,我会多抽时间管管我们自己的孩子的。”妻子苦笑着说:“等孩子长大了再陪吧!”。

  一次,他送学生参加体检,顺路送儿子上学,儿子高兴得像过年一样:“呵!呵!我爸爸送我上学了,我爸爸送我上学了!”一路欢呼雀跃。同行的学生很多流下了眼泪。

  二、精心——铸就教学的行家里手

  李双老师从心底选择了教育事业,内心也就纯静得透明起来:扎根在学生间,埋头在工作中,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,自己也很快成为业务的行家里手。

  “文学就是人学,”他认为,“课堂是有生命的。”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只是为了让学生认字断句,还必须从人的认知、人的情感、人的思想道德操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心耐心的引导和教育,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人生价值追求。为此,他精心设计每一堂课,追求每一堂课的教育功能,让每一堂课触及学生心灵。在教授史铁生的《我与地坛》第二节的课堂上,他首先让学生读课文,然后提问: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什么内容?学生很容易概括答出:写史铁生对母爱的理解及自己的痛悔之情。接着他更进一步提问:母爱人人都有体会,但未必能很好表达出来。那么文中是如何表现母爱的呢?学生看书讨论,自由发言,辩论。引导学生概括:听任儿子去地坛和去地坛找寻儿子。听任儿子去地坛是因为母亲知道“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”,她得让儿子去荒芜僻静的地坛疗治心灵的创伤,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,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”,这是最深沉的母爱。儿子在地坛呆久了,母亲又担心儿子的安全,便去地坛找儿子。接着让学生讨论分析:找到儿子了:悄悄转身回去了;没找到:“步履茫然又急迫”。母亲为什么“茫然又急迫”呢?学生积极讨论,李双老师点拨:完全不知道该去哪里找,因为儿子常去的地方都找过了,所以“茫然”;但又担心儿子出事,所以“急迫”。看似矛盾,却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和深沉的爱。李双老师对教学的精心设计耗费了不少心血,但使学生净化了心灵。

  那一周,学生上交日记,平时表现有些娇气的小刘同学在日记里写道:“这一课让我真正懂得了父母之爱的伟大,平时我有些抱怨父母啰嗦,现在感到自己是多么幼稚。”小田同学则说:“课后,我躲在被子里哭了很久,我平时不愿吃妈妈从乡下捎来的她为我炒的菜,后悔认为妈妈就是多事。今后,每个周末,我要给在外打工的爸爸和在家种地的妈妈打个电话。”……

  凭借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突出的教学业绩,他赢得了学生们的信服和尊敬。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课:“听李老师上课是享受,是快乐,会被感动得幸福。”

  三、爱心——诠释学生爱戴的好教师

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他觉得:爱是自己一生的功课,责任是自己永远的习题。他通过多种途径关爱学生,也得到了学生的爱戴。

  (一)偏爱特殊学生

  十指不齐,学生总有个体差异,他认为:学生无全才,但人人都有才,发展学生个性,人人都能成才。故他在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平等而真诚的爱的同时,对后进生等特殊学生,倾注了更多诚心和热心,通过“偏爱”,适时发现并引导和帮助他们找到自信,不断积累小成功,逐渐走向全面成才。

  小梁同学无论做什么总是比别人慢上一个节拍,平时的学习生活拖沓懒散惯了,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。李双老师发现该生做事虽缓慢,但比较认真,字写得工整。通过谈心和家访,还发现他考虑事情很周全,但就是有些瞻前顾后,患得患失。于是,李双老师教育他遇事先完成主要工作,让他帮忙出班级黑板报。当听到别人对他的字的赞美,慢慢自信起来。又让他和别的性急同学结成对子,取长补短。最后该生高考考上了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。

  小田一进高一就老在课堂上打瞌睡,他表示不适应高中的学习,通过李双老师多方了解,得知小田属留守学生,经谈话了解到,小田的父母及两个哥哥都在浙江打工。李双老师及时与他父母联系,得知该生除了买名牌衣鞋外还请人上网,曾一周花掉1200元钱。李双老师告诉他作为农村子女要体谅父母打工的辛苦,不得乱花钱,要认真读书报答父母亲。鼓励小田远离网吧,努力读书,要求家长经常打电话回来关心小田的学习,让他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;同时观察小田发现,他的英语成绩较好,英语学习兴趣较浓。于是和英语老师联系,共同鼓励和帮助小田。后来小田的英语成绩稳居班级前三名,高二时该生便成了优秀学生。该生现已从中南大学本科毕业,并去北京一所名牌大学读研。

  (二)巧爱违纪学生

  李双老师觉得,对问题学生一味斥责反倒会增加学生的背叛心理,拉开师生距离,滋生更多“问题”,于是,他“处罚”学生也就饱含爱心。

  他在班级管理上也有“先礼后兵”策略,也讲“专政”和“民主”结合,“法”与“情”互补。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的“处罚”往往是唱一首歌,讲一个故事,朗读或背诵一篇文章,在黑板上画一幅画,或者在讲台即兴表演一个小品,或讲述自己违纪的动机、过程和心理,剖析自己的错误等等。这样的“处罚”,就变学生的消极抵制为主动展示才华,这种爱的方式,学生乐于接受;并能在接受“处罚”的过程中体会到老师对学生深沉的关爱。

  206班曾是学校有名的乱班,他接手该班后,以小杜为首的“四大金刚”投石问路,宣布班纪的第二天就上学迟到了,并摆出“死牛任剥”的架势看班主任如何处罚他们。李双老师却笑着告诉小杜几位学生:“迟到是违纪,违纪就要受到处罚,你们愿意为全班唱首歌,讲个故事,还是朗读背诵一篇课文,还是愿意为全班表演个什么。”这是他们没预料到的,蓄足了硬碰硬的劲儿一下撞在了棉花墙上,他们第一次因违纪而感到手足无措,一阵抓耳挠腮之后,四人一同唱了一首歌,李双老师带头为他们鼓掌。从那以后“四大金刚”对待班上的事热心起来了,学习也变得主动起来。后来该班风学风迅速转好,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级。

  (三)博爱贫困学生

  开元344网站地处湘西贫困山区,农村学生占了学生总数的70%以上,贫困生很多。他当班主任树立起这样的信念:绝不让学生在自己班上因贫困而失学,让他们也能与其他学生一起展翅高飞。

  杨用棠同学来自偏远山村,家庭特别贫困,无力完成高中学业,他主动资助杨用棠,结成“一帮一”对子,在经济、思想上进行资助和引导。小杨生活有了保障,又得到他耐心的教育和鼓励,安心学习。受他影响,该生高中毕业后考上师范大学后说:“我要做他那样的好老师,把他的爱心一直传递下去。”现该生已走上讲台,践行自己的诺言。

  小彭同学很节俭,父亲年老多。盖资茄瓢,这让她非常自卑,很少和同学说话,从不让父母来学校看自己,也从不和别人谈起自己的父母。李老师先后四次家访,鼓励她说:“贫困和母亲的残疾不是你的过错,应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,你暂时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,但可以通过掌握知识技能慢慢改变命运。”小彭含泪点头:“我以后一定努力读书,回报爸妈、老师和社会。”他又带头为小彭同学捐款400元,全年级师生共捐款5276.5元,小彭同学得以继续完成学业。她的父亲握着他的手说:“都是你们救了我的女儿,你们都是好人啊!”现在小彭同学已中师毕业参加工作。

  大彭同学患急性血小板减少。M盼橹Jι杩,自己捐了500元,共得18000多元,使大彭同学得以顺利送往湘西州人民医院治疗。当年该生考入湘潭大学。

  2006年9月底,天已转凉,高257班就只小章同学还盖着单被子。他询问小章,小章先是说放在家里还没带来,母亲就会送来的;一再询问他才说初三毕业时把被子弄丢了,家里一直没筹到钱买新棉被。李双老师一阵心酸,湘西的孩子太苦了,他当即把自己结婚时没用过的新棉被搬来一床送给小章。以后还时常周济小章生活费。一次小章同学放假回家,返校时带给李双老师一包野蜂蛹,并说:“我娘讲了,这包野蜂仔李老师你一定要收下,太感谢你了!”实在没办法,他收下了。当天晚上即让妻子把这包野蜂蛹炒好,趁查寝室时又把它送还给章武,让孩子增加营养。

  (四)长爱全体学生

  如果说前面的偏爱、巧爱和博爱是李双老师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保障的话,那么长爱全体学生则是他教育教学的制胜法宝。他认为长爱全体学生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老师长期持久地关爱每一个学生,二是老师关心学生的长期发展终身发展。李双老师一贯强调快乐学习快乐生活,有了这种快乐幸福的心境,学生怎能不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呢?而要做到这些,老师必须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,长期持久地关爱每一个学生。这样就能够较好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灵巨人,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积极性,从而自觉地逐步走向成才走向成功。

  李双老师认为:教育,30%是启发,70%是等待。老师尽到了正面引导教育的职责,剩下的就是等待了,等待学生的懂事,因为学校教育除了老师教育而外,还有学生间的相互教育,还有学生自身的自我教育等等,自我教育才是内因,学生内悟了,内心豁然开朗了,自我认识上去了,学生自然会努力学习,快乐生活的。正因为李双老师长期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身发展,形成了积极自觉、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。2012届的小张同学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她家长问她:“人家都觉得高三学习压力大,高考压力更大,我怎么就没感觉到你有什么压力呢?”“那是我们李老师长期教我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,要看得远,高考只是一次选拔考试。人生的路很长,要边走边乐;乐了,就能乐出成绩,乐出快乐的人生。不光是我,我们全班都学得轻松,没有什么高考压力。朱玉芹还考得了全省第二,州状元啦。”

  湘西大山见证了李双老师的忠诚与执着,猛洞河水见证了他的灵秀与本真,一个湘西大山的土家汉子,用智慧、人格、学识与魅力全心哺育了一批批孩子奔出大山,成长为国家栋梁,这也成就了他教育的经典人生:人民教师的楷模,民族教育的脊梁!

 


编辑:梁庆国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最新资源
  • 学习伴我成长第二课时 课件

  • 学习伴我成长第一课时 课件

  • 1.1学习伴我成长同步练习(含答案)

  • 部编版二上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

  • 五寨县第四小学集体备课记录《大青树下的小学》

  •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郭艳珍

  • 第1课时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

  • 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教学设计

  •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_1数肖蕾

  • 2022-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(部编版)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

OA办公 |会员注册 |关于我们 |网站地图 |版权声明 |友情链接 |联系我们 |帮助中心 |书法网校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开元344网站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开元344网站 版权所有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湘ICP备18010893号
联系地址:湖南省永顺县大西街60号 416700 TEL: 0743-5223115 QQ:274166302
本站部分文章、视频、图片等资料信息转自互联网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开元344网站(电子)有限公司